作者:He,Peggy, Jack
一、迟到的爱,但不晚
Peggy的内心,一定有一种魔力,让我们举办一次(首次)SIMBA校友音乐音响鉴赏活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以实现。五月最后一个周四的午后,太阳依然灿烂,初夏仍凉爽,空气中透出负离子的气息,真是让人神清气爽的好时光。而我们的好时光,不仅于此。
徐家汇,画家街的艺术氛围该不是特意为我们准备的,却实实在在和我们即将开始的活动非常地切合。可芦茶空间,我们的活动场所,幽静的房间、精致的装饰、古董的点缀,满满的艺术气息,为我们即将到来的精神大餐,做足了铺垫。
三人坐定,Peggy,Jack,He,打开音响,戴上耳机。多年职场的拼搏,也该有歇息的时候,冥冥之中的音乐之美,虽然忽略了多年,但不会错过;心中的爱,虽然迟到了,但永远不晚。今天,就敞开心扉,让音乐来抚慰我们的心灵吧。
二、享用音乐大餐
第一曲,瑞士大提琴家ChristianPoltera演绎,法国作曲家夏尔·卡米尔·圣-桑大提琴奏鸣曲《天鹅》
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或其中的《天鹅》吧,而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是另一部极其优美的经典之作。
开场钢琴纯净而富有光泽的分解和弦带来一种清澈的流水的感觉,随后悠扬柔婉的大提琴中低音旋律,则描写白天鹅似在薄雾中缓缓游动的形象,之后大提琴的旋律舒展地转向高音区,似乎又在描写白天鹅伸展着翅膀和身体的优雅姿态。最后钢琴零碎的叮咚声,似乎表示天鹅慢慢地远去,消失在淡淡的雾气之中。
大提琴悠扬、柔婉的旋律,尽可体现天鹅之优美、优雅、悠闲、舒展、高贵之态,而琴弦上丰富的泛音则又大大增加了旋律的意境和美感,听觉神经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听觉感受则更加的愉悦、更加的深切。
短短3分多钟的一段,似乎把我们的心就已经给抓住了。
看Peggy已闭上了眼睛,脸上浮现神往的情愫,已然沉浸在旋律里,随着“天鹅“起起伏伏,摇摇晃晃,心神俱醉,猜思绪大概已经到了九里云霄。
He:这份感受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泛音上面,正是这些泛音,营造出了丰富的音色和情感。这个对音响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把细小和及其细小的信号放大再送到耳机里面,而同样细小的噪声要被压制,这是一对立的矛盾,要得到统一。
Peggy:是的,离开职场,虽然多有闲暇,却也忙碌,今天能遇见如此纯净的音乐,又有这样的定制音响,这种体验,是震慑人心的!Deeplyimpressed.!我深深的沉醉其中……我着实无法传递给大家那种我听到的,只能邀你来听。
Jack:虽戴着耳机,开声之时,听到的音乐声竟是从房间的各个地方传来的,仿佛耳机并不存在,惊艳、神奇的感觉。
第二曲,智利钢琴家克劳迪奥·阿劳演绎肖邦钢琴《夜曲》第一、二号
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其作品不但富有情感色彩同时也富有理性。肖邦的夜曲是一种钢琴的独奏形式,在于表达夜深时的心情和思绪,是肖邦最为著名的作品。在阿劳的手下,声音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外,厚重的中低音,和同时具备的大动态,显出宽大的空间感。高音部分则表达一种情绪和遐想。缓慢的雅致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Peggy:听完No.1我就在想,其实也许它的名字不叫《夜曲》,而是在肖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发灵感,写下的曲子,而且是越写约有感觉一发而不可收:我能感受到的是他的喜悦,灵动,调皮,转而冷静思考,再而跳跃活泼,好似想明白了一件事,豁然开朗,然后奔放喜悦,涛涛而不觉要停下来。当零点的时钟敲响,才想起,哦夜深了,要停了。
第三、四、五曲,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德国DG唱片公司在北京保利剧院现场录音的中国题材交响乐,
李焕之《春节序曲》
过春节时节,常常会听到这首曲子,用我们的音响系统播放,会是什么感受?
乐队热闹的排场,营造出一个喜庆的场面,稍后取而代之的是双簧管略显忧伤的独奏,相比之前的热闹,声音流畅,但低沉,似乎在诉说往事和磨难,紧接着的弦乐齐奏,声音整齐、细腻、柔和,重复了双簧管的旋律,似乎在回应着双簧管,确认着艰难和不易。之后,乐队再次重复这个旋律,声音变得高亢一些,中间穿插木管乐器对此旋律的重复,气氛逐渐变得坚定和乐观,最后,又再次进入到欢庆的场面。
He:最动人之处,即是双簧管开始演奏之时,优雅优柔的声音中还可以分辨出口水的声音,非常地真切动人;而弦乐齐奏,整齐、平整、极其的细腻,听起来全身的细胞似乎也跟着在动,感觉非常的优美的同时,也富有感触。
Peggy:民族风一直是我喜欢的,喜庆的乐曲会让人自然而然地嘴角上扬,我不是一个耳朵分辨乐器很敏锐的人,但是,不同的音响我们可以听到宏大的场面到单乐器的丝滑切换,一首序曲,让你体会众乐乐与独乐乐的双重欢喜,关键就是细节,细节!最后我就有了那种:我就是乐队成员之一了!
鲍元愷《走西口》
这是描写中国古代几百年间中原人民被迫迁徙去北方关外谋生的艰难情景的民间音乐,弦乐高音部凑出旋律,弦乐中音部则跟随在后,交替重复。高音似是在诉说,中音似在回应,一诉一应,旋律不仅细腻紧密,且极其富有感情色彩,生动优美。动人之处,即是这一诉一应之间,诉的是艰辛,应的是呢喃,听着一颗心好像被揉搓了。
吕其明《红旗颂》
乐曲以宏大的场面开始,接着,又是带口水的双簧管,幽幽地凑出一段旋律,紧接着整齐的弦乐的中音声部齐奏对这段旋律进行重复和回应,之后是弦乐齐奏的高音部和中音部的重奏,再次重复这个旋律,再穿插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反复重复,一环扣着一环,听到这里,爱国家、爱乡土的情感不由自主地就被抒发了出来。然而,作曲家的高明之处还不仅仅局限于此,而在于又把这柔情的一段,和极其宏大庄严的场面进行再次对比,山呼海啸般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让被感动的心又一次地被再次地点燃。听完了整个曲子,心情真是长久地难以平静。
He:同时有细腻柔情和山呼海啸般的宏大场面的演奏,要求音响系统要同时具备粗犷和细腻、力量和柔情的两面,这也是一对对立的矛盾,要在一个机器里面得到统一。
Peggy:也许是长在红旗下的一代,红旗飘扬插遍大江南北的场景,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场景永远是我们心中庄严而神圣时刻。听这样的曲子,心中就是自豪!
第六曲,陈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当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时,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一首“诗”了。这首曲子有许多钢琴大师为其演奏并录制了许多版本的录音作品,陈萨作为后起之秀,也录制了这个曲目。既然是“诗”,韵味和优美自然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只有细细地“品”、慢慢地“回味”了。
第七曲,MarekJanowski指挥比兹堡交响管弦乐团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二乐章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第二交响乐被认为是他最好的交响乐作品,而第二乐章,极其优美细腻的旋律,丰富多样的情感,听着很感治愈。
第八曲,卡拉扬金装,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1984年版,第一、二、三乐章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奏贝多芬的交响乐,似乎是公认的“最好组合”,气势、能量、场面、规整、精细具备,同时坚定和柔情具备。《命运》第一乐章是最为有名的作品,再听一次,似再洗礼一次。第二和第三乐章,和第一乐章形成了对比,特别是弦乐,听感非常细腻、流畅、优美。
He:稍感可惜的是没有尝试1963年版的录音,应该更为经典。
Peggy:这首曲子是我最想要听的,这也是我小时候买的第一盘盒式磁带,也许我从小就是一个相信命运(悲观),又不信命(乐观)的佐证吧,我就是一个悲观与乐观的共生体。《了凡四训》里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生本就充满悲欢离合,坦然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拥有的,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拥抱一切美好,期待一切美好福报。
第九曲,日裔美籍指挥家长野健指挥,俄罗斯钢琴家尼科莱·鲁岗斯基和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
He:就用我现场聆听波士顿交响乐团同曲目演出的感受来描述一下吧:
“第一乐章,快板,钢琴和乐队铺垫出一个宏大的场面,第二乐章小行板则带来了极为优美又柔情的旋律。首先是长笛的独白,优美带有一些忧伤,似有一丝春天气息;钢琴与之对话,坚定有力,给予希望;随之大提琴重复着长笛的情绪,柔美、细腻、悠长,之后是双簧管,柔美之余,忧伤有余;钢琴再用柔美、圆润、有光泽且有力的声音,充满柔情,始终给予力量和希望。整个乐章,既像是心灵的倾诉、又像是对心灵的抚慰。
第三乐章,钢琴和乐队,把第二乐章钢琴的表达在快板的节奏上得以重复、加强、肯定,这个表达在强有力的快节奏中达到高潮后全曲结束,全场掌声随之而起。“
Peggy:大气磅礴,震撼之美,听到热血沸腾,犹如站在高山之巅迎着风,迎着风……
三、意犹未尽,愿生活中都是音乐的美
听着“美味”的“佳肴”,时间过得很快。学校门口,Peggy的孩子已在风中凌乱,这里,Peggy却还沉浸在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里,意犹未尽。整整三个多小时了,不得已,要结束了。此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雨,刚刚享受了一顿音乐大餐,我们的心里,也如雨水般地被音乐滋润了一番。
Peggy:回到家,音乐带给我的松弛,平静,持续在我的身上流淌,好像听音乐是我今晚要做的主要事情,没有任何压力,然后只是附带地做个晚饭,然后就是心情很愉悦地听着美妙的旋律不紧不慢地做了个晚饭,结果—完美,一份美味的“古典浪漫主义蛋炒饭”就是一个物证。当音乐进入食物,它就成了最简单又新鲜的佐料!当音乐进入生活,生活的含义似乎也被改变了。
后记
在音乐面前,语言是苍白的。用语言来描述音乐,可能也是徒劳的。只有亲自聆听了这些美好的声音,才会有确切的体会。
欣赏音乐,我们也必须放下包袱。音乐何须懂,听音乐不需要“懂”才去听,只要能感动就好;音响何须贵,听好的声音,不需要过分讲究器材的价格,能让人感动的就好。
能体验到音乐之美的人生,是幸运的。希望音乐能常在人人的生活当中,让音乐抚慰更多的心灵,让生活更加美好。
He:这次聆听的作品以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为主,情感色彩都比较浓郁,非常地优美、动听。而这里的中国的音乐作品,也是同样地优秀。听着这些音乐,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午后时光。
Peggy:这是一次神奇的音乐之旅,虽然自己仅仅是喜欢,但在特定的环境,加上定制的音响,能集中注意力去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器,和声,音色等,听到了以前可能被忽略或者听不到细节,更加能够去体会乐曲所传达出的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激昂等。真的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一起来聆听,交流,享受音乐!好东西要分享。
Jack:陪伴女儿学习钢琴十余年,期间也听过一定数量的古典乐曲,还听过女儿钢琴专场独奏表演的古典乐曲,这次是头一回和同学一起以这样的方式欣赏音乐,我也想说,“在音乐面前,语言是苍白的。用语言来描述音乐,可能也是徒劳的。”亲自体验之后,才有真切的感受。享受今天的音乐音响大餐,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2024年6月
下期音乐鉴赏活动预告:
时间:6月中旬。地点:待定
欢迎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来讨论、交流。可点播曲目。
(完)